癌症飲食 化療飲食 癌友開心圍爐過好年
新鮮、低油、高纖 癌友開心圍爐!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17年01月27日 下午16:06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歲末年關將近,家家打掃環境外,準備過年的豐富好料,但癌症病人總有著疑惑「過年期間該怎麼吃?」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營養師凃宜辰建議,改變烹調方式,均衡攝取各類食物,搭配新鮮、低油、高纖維的飲食原則,癌友也能開心、安心過好年!
避免生食以免感染
在團圓飯中,基於習俗傳統菜餚不過度的限制影響癌友情緒,可改變烹調方式,均衡攝取各類食物。凃宜辰營養師指出,化療、放療期間,可能有白血球下降及免疫力低問題,需要注意衛生,避免生食(如生菜沙拉、生魚片等),水果削皮食用,以免不小心感染造成發燒跑醫院,破壞了過年氣氛。
健康挑食減少過多油脂與糖
凃宜辰營養師建議,健康「挑食」,減少過多油脂與糖的攝取,將煎、油炸糖醋魚改以清蒸或煮湯;筍絲蹄膀可將筍絲川燙搭配豆乾絲,改以清淡的醬油調味避免過多油脂攝取;油炸紅燒獅子頭可以改以板豆腐加荸薺搭配香菇;加工肉品像是香腸、臘肉等中含亞硝酸鹽應盡量少吃。
帶殼海產化療或放療間避免食用
吃火鍋時,記得五色蔬菜不可少,多吃料少喝湯。加工餃類如魚餃、蝦餃可以杏鮑菇類取代;帶殼海產(蝦子、螃蟹)有海洋弧菌污染疑慮,凃宜辰營養師建議化療或放療間避免食用;堅果、腰果、核桃、杏仁果均屬油脂也不宜過量,一天最多1~2匙免洗湯匙的份量。
食物變質或發霉不能吃
過年採購食物應該控制份量,以免買太多吃不完變得不新鮮,若有變質或發霉狀況,要捨得丟棄,黴菌所產生的黃麴毒素無法用肉眼觀察,吃下肚還有可能會造成癌症的產生。
以蔬果取代大魚大肉及餅乾零食
凃宜辰營養師表示,過年連假多天,吃多少動,容易讓體重直線上升,建議多以蔬果取代大魚大肉及餅乾零食,幫助身體廢物排出及增加植化素攝取,提升身體抗氧化力。對癌友而言,營養飲食可以增加組織修補,不需過多飲食禁忌,但過量大魚大肉也可能造成肥胖,影響恢復健康,以均衡飲食為基礎,搭配新鮮、低油、高纖維的飲食原則,癌友也能開心、安心過好年。
癌友怎麼吃年菜? 掌握這些原則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癌患口腔黏膜炎好怕痛 掌握4原則享受年菜
癌症治療的患者若有口腔黏膜炎,掌握「不吃酸、不碰辣、不喝酒、避尖刺」的原則,例如糖醋魚、炒臘肉、堅果零食等刺激性食物應盡量避免。 圖片/shutterstock
過年將至,癌症治療的患者若有口腔黏膜炎困擾,在面對滿桌美食佳餚時怎麼選擇菜色?掌握「不吃酸、不碰辣、不喝酒、避尖刺」的原則,例如糖醋魚、炒臘肉、堅果零食等刺激性食物應盡量避免,以免刺激黏膜處減緩癒合時間;患者可以選擇發糕、豆腐料理等比較濕軟的食物,並且飯後做好口腔清潔,有口腔黏膜炎困擾一樣可享受年菜大餐。
50歲的李先生是頭頸癌第四期的患者,合併接受化療與放療,但才開始第二週治療時就引發第四級的口腔黏膜炎,因為黏膜出血與劇烈的疼痛,讓李先生無法正常飲食,不得不先中斷療程。
癌症治療過程中,最常見的副作用就是口腔黏膜炎,接受放療的發生率約50~80%,若是和李先生一樣合併化療與放療,發生率會高達九成以上。口腔黏膜炎嚴重時不僅影響患者吃飯和說話,也會提升口腔內細菌感染的風險,導致療程必須中斷。
據許多研究指出,頭頸癌患者在相同的放療劑量下,療程中斷一週腫瘤復發率會提升15%;中斷兩週則會提升至25%。而五年存活率也隨療程中斷時間越長而下降,有一篇研究報告發現中斷五日內存活率尚有56%,若中斷五日以上,存活率會下降五倍,約剩17%。
如何避免口腔黏膜炎的問題影響療程,首要治療目標為降低黏膜炎指數,並且縮短發生時間。李先生在暫停療程後先以止痛藥減緩疼痛感,搭配使用含碘殺菌漱口水輔助治療,僅使用九天就從原先第四級的口腔黏膜炎降低至第一級,症狀緩解後讓李先生得以恢復正常飲食,並繼續接受癌症治療,李先生相較第四期患者,存活率也顯著提升。
除了注重口腔黏膜炎的治療,臨床上為了避免口腔衛生引發後續感染等問題,會建議癌症患者治療開始前先會診口腔外科,處理蛀牙和牙周病等情形,並且每天使用藥用含碘殺菌漱口水,相較只用清水漱口,可降低2.28倍的口腔黏膜炎發生率,並延後3~4週發生。
年節期間,提醒患者享用美食的同時要更加注重口腔清潔照護,才能輕鬆健康過好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