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聞社記者劉德慶臺北2日電)三軍總醫院研究「新穎性組合藥物治療及預測癌症療效之生物標記」有成,今日在內湖院區舉行醫療成果發表,公布一種用於治療癌症的創新組合型藥物,研究成果並發表於知名癌症研究雜誌(Cancer Research)。
由三軍總醫院外科部主任查岱龍醫師所領導的研究團隊,發展出一種用於治療癌症的創新組合型藥物,該組合物包含兩種小分子藥物,此合併療法只需舊式原藥物的 10分之1至5分之1的劑量,不論在體外或以自發性轉移腎臟癌動物模式模擬臨床末期病人的體內模式下,具有加乘抗癌效果並延長已產生癌轉移小鼠存活時間。
查岱龍指出,該研究透過自發性腎臟癌細胞轉移動物模式將腎臟癌細胞植入小鼠腎臟中,待癌細胞轉移後投藥,結果發現此一新穎合併治療能有效毒殺轉移癌細胞,且完整囊括了良好的動物模式、治療方法與生物標誌,極具臨床發展潛力。
查岱龍表示,該合併治療案已通過中華民國及美國專利申請,其他國家專利也在申請中,現已技轉生技公司進行動物毒性及臨床一期人體試驗。
三總抗癌藥新突破 8成癌症有療效
時間:2016-06-02 18:53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張德厚
癌症治療藥物的研發出現新突破,台北三軍總醫院的研究團隊發現,將現有的特定抗癌藥物加上另一種純化合物合併使用後,將可破壞癌細胞的粒線體,解決抗藥性問題,對肺癌、大腸癌、乳癌、黑色素細胞癌等8成癌症都可達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三軍總醫院外科部主任查岱龍表示,目前治療癌症的標靶藥物多半透過抑制蛋白活性,達到治療癌症的效果,但也容易因癌細胞產生抗藥性而失去療效。
查岱龍指出,由其所帶領的研究團隊耗時5年,找出了一種創新藥物組合,將傳統抗癌藥索拉非尼(Sorafenib)及純化合物「GW5074」合併使用後, 用於實驗小鼠身上,發現可改變癌細胞蛋白結構,破壞其粒線體。查岱龍形容,其效果就像「把癌細胞發電機關掉,再用轟炸機轟炸」,只要原藥物1/5至1 /10的劑量,就能夠消滅癌細胞,並且克服抗藥性難題。查岱龍:『(原音) 因為它是改變了蛋白的結構,所以藥物的濃度用傳統的1/5到1/10就夠了,我們知道傳統單一藥物的1/5到1/10的劑量是不可能會有療效的,但是它也 不會有毒性,可是我們的組合是它的副作用可以減少,第二個它的療效可以更增強,因為我們看到的是加乘的效果。』
查岱龍指出,多達8成種類 的癌症都適用這項藥物組合,尤其對肺癌、大腸癌、乳癌、黑色素細胞癌等癌症可達到很好的療效。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知名癌症研究期刊「癌症研究」 (Cancer Research)上,並也已技轉給生技公司,預計今年底就可進入第一期人體臨床實驗,新藥最快2年後將可上市。
三總組合新藥 可望治8成癌
中華日報 – 2016年6月2日 下午10:11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癌症標靶藥物毒性高、副作用多,且易發生抗藥性的缺點,三總外科部主任查岱龍研究團隊從發現癌細胞生物標記,發展出創新組合型藥物,可望有效對付 8成癌症,成果已獲國際期刊發表。
查岱龍表示,標靶藥物已是個人化及精準化癌症治療發展主流,但藥物副作用及誘發抗藥性,將會導致癌症臨床治療療效不佳的嚴重後果。且新藥開發往往因缺乏預測性的生物標記,無癌症自發性轉移的動物模式等因素,導致臨床試驗失敗。
根據每種癌症都有其基因印記、腫瘤標記物以及不同的變異類型,因此,查岱龍表示,研究團隊組合了臨床抗癌藥物 Sorafenib及純化合物GW5074兩種小分子藥物,只需原劑量的1/10-1/5,在動物模式實驗發現,不但具有加成抗癌效果,並延長已產生癌轉移小鼠的存活時間,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知名癌症研究雜誌「Cancer Research」。
查岱龍表示,這項合併治療的作用機轉,是針對癌細胞的粒線體與磷酸化絲安酸 308死亡相關蛋白激脢(DAPK)作為藥物作用標的,破壞癌細胞中蛋白結構,導致粒線體失去功能,再促使細胞凋亡途徑啟動,就像是先造成大停電,再用轟炸機轟炸,完整囊括了良 好的動物模式,治療方法與生物標誌,極具臨床發展潛力。
合併治療案已通過中華民國及美國專利申請,其他國家專利申請中。現已技轉生技公司進行動物毒性及臨床一期人體試驗。
此外,查岱龍表示,由於癌組織中絲安酸308磷酸化的 DAPK,可作為預測合併治療療效的生物標記,此一特殊分子機制平台,也可作為未來單一藥物篩選系統。
昨(2)日三軍總醫院在該院區的第三會議廳發表「精準醫學之新穎性組合藥物治療及預測癌症療效之生物標記」的記者會,會內提到目前三總所發展出的創新組合藥物,將能夠更加精準的治療及預測癌症。
三軍總醫院外科部主任查岱龍醫師表示,目前其研究團隊發展出一種用於治療癌症之創新組合型藥物,透過結合臨床抗癌藥物Sorafenib及純化合物GW5074的合併療法,在模擬體外或以自發性轉移腎臟癌的小鼠實驗中,就能夠有效抑制腫瘤轉移並延長小鼠存活,並且之需要原藥物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的劑 量,也因降低劑量,而能夠降低因藥物所造成的副作用。
查岱龍進一步說明,合併治療之作用機轉,是針對癌細胞的粒線體與磷酸化絲安酸308死亡相關蛋白激脢(DAPK)作為藥物作用標的,使得癌細胞中的 DAPK,C-Raf與PP2A蛋白複體分離,導致粒線體失去功能促使細胞凋亡途徑啟動,該過程會釋放大量自由基及引發水解(酉每)來大量殺害癌細胞,在 年底可望進入臨床一期人體試驗。
目前的標靶藥物因缺乏預測藥物療效的生物標記,因此並不算精準醫學,主要機制是抑制蛋白活性,但有缺乏高專一性針對癌細胞進行藥物設計之標的、缺乏對癌細胞產生專一性毒殺效果、及缺乏預測藥物療效的生物標記及不符合臨床癌症轉移的動物模式等問題需要改善,且容易出現抗藥性。
新組合型藥物則具有下列優勢,因新的組合療法僅原藥物十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劑量,可降低毒性及副作用,且抑制癌細胞生長效果優異;另外還具有預測藥物 療效的生物標記,可作為供投藥依據,八成癌症有此標記,美國FDA視為突破,可優先通過,新的組合療法可克服現有臨床病患產生抗藥性問題。
留言列表